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,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,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
:::
回首頁
典藏入口網
網站導覽
淵源館
民俗信仰館
語文館
達人館
文創產業館
觀光美食館
社團館
數位館
概述
傳統食材
客家菜餚
客家米食
前言
客家餐廳
客家小吃
客家相關景點
四大活動相關景點
客家賞玩地圖
旅遊行程推薦
賞桐步道
網友推薦
:::
概述
傳統食材
客家菜餚
客家米食
:::
modname
首頁
>
飲食文化
>
客家米食
字體大小調整
小
中
大
您的瀏覽器不支援script語法,請按鍵盤上的Ctrl鍵+ (+)鍵放大/(-)鍵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
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
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
糍粑
糍粑
客家人在婚喪喜慶活動,或廟會拜拜聚會時,經常用糍粑招待賓客。作法是將糯米磨漿蒸熟後,放入舂臼裡以杵大力搥擊增加黏度,此稱為打糍粑。早期農業社會裡的客家庄,常見一群鄉親聚在一起共蒸共搥打糍粑,表示客家人久存的團結友好精神。將黏稠的糍粑用手捏成小塊狀,可沾花生粉、芝麻粉或糖粉食用。其實客家糍粑和台灣麻糬所使用的原料是相同的,差別在於客家吃糍粑是沾料配食,台灣麻糬則會包入花生、芝麻、紅豆等餡料。 因糍粑的作法簡單,食用方便,因此客家地區每逢婚喪喜慶或農忙期間,習俗上必須作糍粑,供客人當點心吃,近年來每逢政見發表會或歌唱比賽,中秋晩會等人潮洶湧場合,都會免費提供糍粑當作點心,供參加人員自由取食,現在人做糍粑則先把米磨成漿,壓出多餘水份,將粄脆蒸熟,然後放在桶中用搥棒攪拌而成,但口味已不及傳統古法所製軟潤可口。
瀏覽數
友善列印
分享
Facebook
Line
twitter
Google
MySpace
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
稱呼:
親友Email:
推薦說明:
請輸入推薦說明
驗證碼:
驗證碼語音播放器
46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