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:::
:::
:::

首頁 > 飲食文化 > 客家米食

糍粑

  • 糍粑
客家人在婚喪喜慶活動,或廟會拜拜聚會時,經常用糍粑招待賓客。作法是將糯米磨漿蒸熟後,放入舂臼裡以杵大力搥擊增加黏度,此稱為打糍粑。早期農業社會裡的客家庄,常見一群鄉親聚在一起共蒸共搥打糍粑,表示客家人久存的團結友好精神。將黏稠的糍粑用手捏成小塊狀,可沾花生粉、芝麻粉或糖粉食用。其實客家糍粑和台灣麻糬所使用的原料是相同的,差別在於客家吃糍粑是沾料配食,台灣麻糬則會包入花生、芝麻、紅豆等餡料。 因糍粑的作法簡單,食用方便,因此客家地區每逢婚喪喜慶或農忙期間,習俗上必須作糍粑,供客人當點心吃,近年來每逢政見發表會或歌唱比賽,中秋晩會等人潮洶湧場合,都會免費提供糍粑當作點心,供參加人員自由取食,現在人做糍粑則先把米磨成漿,壓出多餘水份,將粄脆蒸熟,然後放在桶中用搥棒攪拌而成,但口味已不及傳統古法所製軟潤可口。
瀏覽數  
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
請輸入此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