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撰稿人:廖櫻華
五股.西雲寺
西雲寺位於觀音山獅頭巖山腰,可俯瞰整個大臺北盆地,視野極為良好。興建於乾隆十七年(1752)的西雲寺,距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。第一代開山祖師為來自福建鼓山湧泉寺的省源和尚,最初的西雲寺只有草寮般規模,直至乾隆三十三年(1768)福建汀州永定客屬貢生胡焯猷及二甲進士林作哲捐地建寺,供奉觀世音菩薩,廟貌莊嚴樸素,成為當時臺灣四大佛教聖地之一。又經嘉慶、咸豐、光緒年間的數次整建,始具今日所見的寺院外觀,整修石碑依然立於寺院右前方。現為國家三級古蹟。 |
客家淵源 |
---|
胡焯猷來自福建汀州永定的客家移民,約在康熙末年、雍正初年來臺開墾,並與林作哲、胡習隆合組「胡林隆」,在新莊一帶拓墾。致富之後,不忘回饋鄉里,除捐地建五股西雲寺外,又於乾隆二十八年(1763)於泰山創辦明志書院,以及在新莊米市倡建武廟,是清代時期開墾有成的客家移民事蹟。 |
建築特色 |
---|
西雲寺座西北朝東南,為單殿帶左右護龍的三合院格局,並無三穿殿及拜殿。整體規模不大,空間亦不複雜,形式極為古樸。 |
地址 | 新北市五股區西雲路185巷3號 |
---|---|
開放時間 | 08:00-16:30 |
電話 | 02-22914392 |
交通方式 |
【大眾運輸】
捷運:可至捷運竹圍站轉搭公車 公車:508、838、880、883、1207、橘19、社巴(固定班次,請事先查詢)F221、F222→西雲禪寺站下,看見西雲禪寺牌樓後→直行沿西雲路185巷上山 【自行開車】 1.國道一號: 五股交流道下→新五路二段→成泰路二段(107縣道)323-1號左轉→看見西雲禪寺牌樓後→直行沿西雲路185巷上山 2.台64線:五股一交流道下→成泰路二段(107縣道)323-1號左轉→看見西雲禪寺牌樓後→直行沿西雲路185巷上山 |
順遊景點推薦 |
泰山明志書院、頂泰山巖
|
參考資料:
尹章義、洪健榮、李逸峰,1997.11,《五股志》,1192頁,五股鄉公所,台北。
陳宗仁、黃子堯,2008,《行到新故鄉—新莊泰山的客家人》,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
文化部文化資產局-文化資產個案導覽-五股西雲寺
施婉慧,五股西雲寺-台灣大百科全書 Encyclopedia of Taiwan
客家傳統建築影像數位典藏網、觀音山休閒旅遊網
|
正殿上方脊檁繪有太極八卦,左右各繪有一龍 |
正殿上方隱埋在天花板內的大木結構,採用客家建築常見的雙脊檁,但以三柁承接下脊檁卻是相當特殊的作法。通樑則繪有觀音、佛祖之傳說故事 |
|
左:五股西雲寺屋脊之美 中:正殿門口吊筒 右:觀音石雕刻的出食台,樣式古樸 |
寺前石梯兩旁有日式石燈一對,為日本時期所立 |
五股西雲寺重建之歷史碑記 |
類別 : | 美景 |
---|---|
地址(打卡點) : | 新北市五股區西雲路185巷3號 |
電話 : | 02-22914392 |